山水之約,美在巴厘島,世界上竟有這樣一個地方,有高山,也有海灘;有熱帶叢林,也有片片農田;有廟宇,更有美女;有自然美景,更有人文藝術。所有這些元素相互結合又交相輝映,構成了田園詩歌般的巴厘島。
巴厘島不算大,僅有5600平方公里,但卻有著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和自然景觀。南部是一年三季或碧綠或金黃的水稻梯田,而在西部則是難以穿行的密林,兩地同為熱帶氣候,山谷間云霧繚繞,空氣濕潤而清新,抬頭處處是藍天白云,綠林高山,低頭處處是椰林樹影,水清沙白。巴厘島的居民喜歡拜神,同時也熱衷于創(chuàng)造神的形象,所以巴厘島又被稱為藝術島。這里沒有工業(yè),但手工業(yè)異常發(fā)達,在巴厘島,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個個都是藝術家。在這里有著各種不同功能的手工作坊式的村落。如石雕村、木雕村、銀飾村、蠟染村、風箏村等等。這些工藝品大都與宗教有關,在路的兩旁擺滿了用各種型材做成的各式佛像。有木雕、石雕、火山石雕,甚至還有玻璃制成的佛像。這些工藝精良的佛像被明碼實價地擺在路的兩旁出售,看起來又很商業(yè),看來佛陀不但在護佑著他們,更是他們的衣食之所系。
香氣濃郁的雞蛋花在島上被尊崇為廟宇之花,遍布島嶼的大街小巷、門前院落。雞蛋花常用于各種宗教儀式和節(jié)慶,游客可能一下飛機就被賣花姑娘獻上了一個雞蛋花的花環(huán)。這島上的雞蛋花,雖然樹形相同、葉子相同,可開出的花卻色彩斑斕,有深紅、淺紅、粉紅,有深黃、淺黃和白色,把整個島嶼裝扮得五彩繽紛、香飄四溢,很是養(yǎng)眼。來到巴厘島就不能不提巴厘島獨特的建筑藝術,這是地域風情與人工建筑的完美結合。巴厘島的民居大多帶有庭院,庭院建有獨特的“發(fā)呆亭”,供主人休息納涼,院子前后種上三兩株雞蛋花樹及其他綠色植物,令人感覺悠閑安逸。
島嶼的建筑只有兩個基本色調,即紅色的瓦頂或茅草的屋頂,房子不能超過椰子樹的高度,所以在島上看不見高樓,最多是三四層高的住宅,他們認為房子太高是對神的不敬。紅磚廟宇式的庭院和寧靜、安逸的農莊,加上別具特色的“合掌門”,充分體現(xiàn)出人們對佛的虔誠和對美的追求,這都是巴厘島的建筑特色。審美上給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些木質的雕刻,雄偉的石門,以及絢麗的印度風格的雕塑,它們恰如其分地點綴在建筑之中,使巴厘建筑浸潤了極強的信仰風格。在這個國際旅游島上,酒店的建筑更是把巴厘島的建筑風格推到了極致,除了有臨海式的觀海酒店,更有庭院式私密性很好的別墅酒店,設計師們把本地民俗藝術和現(xiàn)代旅游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身居其中實在是一種美的享受。
巴厘島的布拉坦湖神廟,是島上最具特色的寺廟,主要供奉的是湖水女神,是一座完全建造于水面的神廟建筑,半印度教、半佛教風格。一般游客只能從岸上參觀,無法直接進入。由于景致極美,因而這座神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風景明信片或是攝影中。而其神秘的天女散花儀式,美的驚心動魄,吸引了無數(shù)游人遠道而來。
山水之約,美在巴厘島。充沛的陽光,寬闊的海灘,幽靜的山谷,絢爛的晚霞,綠油油的稻田以及古老的藝術,這些美景加上巴厘島獨特的人文氣息,形成了巴厘島獨有的田園詩歌般的魅力。這里離天堂最近,離煩惱最遠,真的很美、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