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位于云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nèi),,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又因距離海洋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制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常年濕潤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雙版納被譽為“植物王國”. 1993年10月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西雙版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qū)。從世界地圖上一眼看去,會發(fā)現(xiàn)在西雙版納同一緯度上的其他地區(qū)幾乎都是茫茫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或戈壁,惟有這里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塊鑲嵌在皇冠上的綠寶石,格外耀眼。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占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
【西雙版納氣候】
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nèi)分干季和濕季,年平均氣溫在21℃。干季從11月至翌年4月,濕季從5月至10月。終年無霜雪。 年霧日達108—146天。景洪地區(qū)極端最高氣溫達41.1℃,極端最低氣溫2.7℃,常年適于旅游觀光。 西雙版納因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緣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山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具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一年只分為雨季和旱季兩季。雨季長達5個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則長達7個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西雙版納特色餐飲】
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獨享盛譽,西雙版納的居民以傣族為主,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類、水產(chǎn)食品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西雙版納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南秘”、布朗族菜、哈尼族菜、烤肉、青苔、酸筍煮魚(雞)、香茅草烤魚、香竹飯,炒蕨菜[青苔]。名稱大多是游客沒有聽說過的,值得一嘗。
西雙版納美食盡在夜市,除上述特色菜外,香草燒雞、竹筒飯、烤竹鼠、蒸青苔蛋、熟雞肉剁生、鴨腳、竹蟲、油炸牛皮、油炸豬皮、等民族風味食品應(yīng)有盡有,最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夜間,游客邊品嘗風味佳肴,邊觀賞景洪城的夜景,五顏六色的燈光會使你流連忘返。當?shù)氐南阒衽疵罪?,在小攤上吃竹筒飯?-5元就可吃飽。如果您敢品嘗昆蟲,不妨考慮蟲宴,除了蚱蜢、蝎子,還有蠕動的竹蟲、蜜蜂幼蟲等,一頓大約要120元,可供8人品嘗。
【西雙版納最佳旅游時間】
如果你想去西雙版納,任何時間都可以。西雙版納是云南省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沒有冬季的地方,在最冷的1月,這里的平均氣溫是16℃,而最熱的時候,平均氣溫也只有28℃。這樣的氣溫使得西雙版納是個從來沒有降過雪的地方,也個是長時間處于陽光下面的地方。西雙版納一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說法。
11月至次年的4月到西雙版納旅行是最合適的,這段時間氣溫不高,也不冷,如果6—9月到西雙版納旅行就有機會嘗遍那里的熱帶水果,真是妙不可言。5—10月進入雨季,不過這里的公路路況較好,所以還是擋不住這里的旅游旺季的到來。
【西雙版納主要旅游景點】
原始森林公園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是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tài)旅游景點之一,公園融匯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園內(nèi)有北回歸線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熱帶溝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猴子馴養(yǎng)基地、大型民族風情演藝場、愛伲寨、九龍飛瀑、曼雙龍白塔、百米花崗巖浮雕、金湖傳說、民族風味燒烤場等十大景區(qū)五十多個景點,突出體現(xiàn)了“原始森林、野生動物、民俗風情”三大主題特色。 公園地處昆洛國道旁,距景洪城區(qū)8公里,園內(nèi)森林覆蓋率超過98%,品種繁多的熱帶植物遮天蔽日,龍樹板根、獨木成林、老莖生花、植物絞殺等植物奇觀異景隨處可見,峽谷幽深、鳥鳴山澗、林木蔥茂、湖水清澈,讓您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愛伲寨的搶親、潑水節(jié)的歡暢、各民族的歌舞表演,任游客親身參與,使游客置身于濃郁的民族風情中留連忘返??兹搁_屏迎賓,猴子與人嘻戲,黑熊、蟒蛇、蜥蜴、穿山甲等珍稀動物,讓您見識真正的動物王國,讓游客充分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融…… 園內(nèi)按三星級標準建設(shè)的金湖國際度假村,建筑風格獨特,設(shè)施設(shè)備齊全、空氣清爽宜人,有豪華標準套房100間,有能容納700人同時進餐的特級餐廳和“阿拉維”民族風味燒烤場、設(shè)施先進的特級歌舞廳、美容美發(fā)、桑拿、商場等各項配套服務(wù),是游客休閑、食宿、娛樂的好去處。
勐侖植物園
西雙版納勐侖植物園全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坐落在勐臘縣勐侖鎮(zhèn)。植物園被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環(huán)繞著狀如葫蘆形.植物園是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于50年代建立。園林占地面積900公頃,培植有中外熱帶植物3000種,各種植物長勢良好。植物園中設(shè)有植物標本館,珍稀瀕危植物種資源庫和物技術(shù)實驗室,已成為我國熱帶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和保護的重要研究中心。
野象谷
西雙版納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養(yǎng)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地處東西兩片林區(qū)結(jié)合部的河谷。在這片上百萬畝的熱帶雨林里生長著多種植物,層綠疊翠、郁郁蒼蒼,熱帶竹林連成一片,為亞州象等野生動物提供了最適宜生長,繁衍的棲息之地?,F(xiàn)存亞州象近300頭,野象三五成群經(jīng)常出沒在河邊、密林,甚至到公路上徜徉,踱到人們視野內(nèi)覓食、飲水、洗澡、散步、嬉戲。
傣族園
位于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qū)內(nèi)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yù)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購物區(qū)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shè)等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建成了旅游景區(qū)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qū)的包裝、村寨旅游線路、江邊活動區(qū)、旅游購物區(qū)、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
橄欖壩
自然、純樸、寧靜的橄欖壩素有“孔雀羽翎”、“綠孔譽尾巴”的雅稱。人們把橄欖壩比作開屏孔雀的尾巴——絢麗多彩,而橄欖壩上布滿了美麗富饒的傣族寨子,就像裝點在孔雀尾巴上閃亮的花斑。橄欖壩兩個比較大的寨子,一個是曼松滿,也就是花園寨,另一個是曼聽,也就是花果寨。無論你走進哪一個寨子,都會看到典型的緬寺佛塔和傳統(tǒng)的傣家竹樓。寨子四周到處是鐵刀木樹,又叫挨刀樹,這種樹砍了又發(fā),越砍越發(fā)。傣族很注意保護自然環(huán)境,他們在寨子周圍種上這種鐵刀木樹作為燒柴以保護當?shù)氐纳仲Y源。
勐臘望天樹
勐臘補蚌望天樹空中走廓距景洪190多公里,距離勐臘縣城18公里。望天樹高聳入云的雄姿,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望天樹一般的高度在40至70多米之間,最高的竟達88米。這種樹有較強的適應(yīng)能力,壽命長,出材率高,用途廣泛,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空中走廊就架設(shè)在望天樹林區(qū),是從國外引資建設(shè)的項目。走廊全長2.5公里,用鋼繩和鎖鏈直接在大樹上捆綁而成,走廊上面鋪置木板路面,四周有繩索保護,高20米以上。游客走在上面還可以眺望自然保護區(qū)一片綠海的景觀。
民族風情園
民族風情園位于景洪市城南、風景秀麗的流沙河畔,占地面積66.7萬平方米。分為南園和北園,它將西雙版納珍貴的熱帶植物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溶為一體,可以說是西雙版納景觀的一個縮影。
熱帶花卉園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建于1997年,占地面積1200畝,其前身為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的熱作標本園。 該園以“園林的外貌、科研的內(nèi)涵”為主題,集種質(zhì)資源的收集保存、科技成果展示、旅游觀光、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教育為一體。
曼聽公園
曼聽公園在允景洪城內(nèi)的曼聽寨邊,千年以前是西雙版納如片領(lǐng)的御花園,傣語稱其為"春歡"(魂園)。隨著荒地開墾為花果園,來這兒居住的人增多,而成為如今的曼聽寨。公園占地400余畝,建有一座紀念周恩來總理1961年到曼聽寨參加潑水節(jié)的紀念銅像。敬愛的周總理身著傣服,左手端水缽,右手持橄欖枝,兩旁是傣族群眾載歌載舞相互潑水祝福的浮雕,生動逼真。公園內(nèi)有佛寺兩座,以及"傣王宮",孔雀園、潑水場,各工藝品長廊,融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為一體,讓人常心悅目。
西雙版納,彩云之南,旅游天堂!